东游志 Vol.4 游戏学人邓剑:游戏研究是一种困难的复数升级

作者:小山大圣
2018-05-09
7 3 8

东游志

《东游志》是 indienova 与游戏研究学者 Dino 和小山大圣合作推出的全新系列游戏播客节目。

这款节目将从游戏文化热点切入,以多元视角讨论中国游戏文化。我们的理想,并非是得出正确答案,而是为小伙伴们呈现一个思想碰撞的平台。 

节目内容与风格还在探索之中,欢迎您提出宝贵意见。

您在网易云音乐、荔枝 FM、喜马拉雅iTunes 搜索 indienova 亦可收听《东游志》。

游戏学人邓剑:游戏研究是一种困难的复数升级

游戏研究学者访谈系列 #1 日韩访问学者邓剑为我们带来详实的二地游戏研究介绍,在此基础上,我们聊到游戏研究是一种困难的复数升级,以及中国游戏研究本土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基础工作没有做好,就先别忙着普及。

主持人
  • 乔晓萌:indienova 内容
嘉宾
  • 邓剑:上海大学 文化研究系 博士候选人;韩国国立木浦大学亚洲文化研究所访问研究员 
Timeline
  • 00:00:00 - 00:01:12 游戏研究学者访谈系列
  • 00:01:12 - 00:05:27 嘉宾介绍
  • 00:05:27 - 00:16:30 韩国游戏研究情况
  • 00:16:30 - 00:27:45 日本游戏研究情况
  • 00:27:45 - 00:35:18 为什么不“专业”的人反而做得更好
  • 00:35:18 - 00:40:44 游戏研究是一种困难的研究升级
  • 00:40:44 - 00:47:30 中国游戏研究如何本土化
  • 00:47:30 - 00:52:00 如果只喊口号游戏研究肯定要被“歧视”;
  • 00:52:00 - 01:00:30 基础工作没做好先别忙着普及
  • 01:00:30 - 01:04:59 没有同行评议机制根本无法把学科做起来
  • 01:04:59 - 01:10:10 对想要参与游戏研究的小朋友的建议
  • 01:10:10 - 01:13:10 indienova 能做下去,游戏研究就能做下去(噗)
  • 01:13:10 - 结束 八卦一下邓剑老师平常玩什么

相关链接

本期花絮

因为每次约嘉宾加录音都会有些趣事发生,所以以后大概可能会增加一个花絮环节。

这次的惊喜绝对来自邓剑老师本人,你一定想不到他的画风是这样的:

好的,满足你!


近期点赞的会员

 分享这篇文章

小山大圣 

ACA-FAN of Video Games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参与此文章的讨论

  1. 叶默哲 2018-05-09

    针可爱!

    着验证码还要心算,文科生很心酸

    • 浑身难受 2018-05-09

      @叶默哲:建议换一个有计算器快捷键的键盘。

  2. 树册 2018-05-10

    个人感觉声音可以再大一点。节目太棒了。
    也想因为其中观点发一些自己的话。

    关于游戏是复杂媒体的形容,我觉得是错误的,或者说,是一种错误的游戏认识方向。我个人觉得,游戏是存在于一种本体表现的。另外节目中还提到关于游戏本体的研究为什么没有深度化,或者更大突破,个人感觉更多的原因也在于现阶段普遍游戏所谓研究都是一种面向游戏媒体化的研究,而不是面向游戏本体的完善和成熟的研究。

    上面两个问题,第一,我认为游戏不是复杂媒体的原因,在于游戏是拥有本体性表现的,游戏是这样发生的:通过一个人所建造出的一个“空间”(我倾向于将空间称之为游戏的“语言”),再通过一个人对此空间进行自我表达(表达我倾向于称之为文字),换句话说,A建造了一个空间,B在这个空间里面做表达,而B的表达是相应于A建立的这套语言而所作的文字表达——A是游戏作品构建者,B是玩家,其中文字表达便是游戏,当然,这是个十分抽象和毫无明确定义性的表现,所以A和B因此,又在这种空间与表达的关系之间建造出一个介质联系物,这个介质联系物就如同游戏中的所谓文本、美术、材料、玩具、音乐等等表现——这是我认为的游戏发生的原因。
    因此,之所以游戏不是一个复杂媒体,是因为游戏除去本体表现之外,其中那些所谓媒体内容,都是一种“介质联系物”,它不代表是游戏作者所建立的“空间”的内容,即游戏的语言。也不代表游戏玩家所表达的“文字”,即玩的过程,它仅仅是作为将游戏语言与玩家构成可视化,或可触摸化的体现,它是一种联系物,不是一种游戏本体表现。

    这是我的观点,当然我可能没有了解到更深的内容,我不是一名游戏研究者,关于游戏本体的研究,我总认为它是仍然缓慢地前行的,大多数人仍然是在用媒体化的,如同节目中所说的,游戏是一种复杂媒体的,是在这样的方向进行研究,但是,这个方向是否还缺少一种本体概念的认知程度的完善或成熟呢?

    说一点节目外的事情,我也反对交互之于游戏的重要性,因为交互虽然或多或少存在于游戏之中,也重要程度很大,但交互本身却根本不是与游戏的“语言”体现是一致化的,相反它们差别太大,游戏可以像the witness那样十分讲究教育性,也可以像nintendo labo那样十分讲究“非流程,玩具式”的表现,这两种游戏都是一种“面向玩家的语言”的系统化表现——当然我不认为游戏一定是系统的,但我认为游戏文学性的,它是可以像长篇小说一样,也可以和诗歌,散文一样,和戏剧一样,通过组织而形成,而交互在其中,完全不能担任所谓文学性的表现。

  3. padanger 2018-05-10

    我是发邓剑声音的那个人,已经不记得录音里了什么了,因为耻于听第二遍

  4. トウケン덩젠 2018-05-10 微信会员

    我是发邓剑声音的那个人,已经不记得录音里我说了什么了,因为耻于听第二遍。同意 树册 关于游戏是一种本体的看法。这样的研究在现代游戏没有出现之前就有了,比如哲学家伽达默尔认为游戏的主体不是游戏者,而是游戏本身。现代游戏出现后,事情变得复杂了。结合树册的论述,我觉得关于游戏本体的研究,应该将游戏的现代技术的本体性也考虑进来,不然这样的研究就回到以前的时代了。从这点出发,也许好的研究不只关注游戏的媒体性,同时也有本体论的意识在里面。另外,媒体这个中文译词其实也很可疑,容易造成混淆与误导

    • 树册 2018-05-10

      @トウケン덩젠:嗯,(感谢邓剑老师)确实如你所说,需要将现代技术考虑进来,但是,我确实不是在做不考虑现代技术的思考,而是说,需要让我们适当放下现代技术,思考一下,什么是纯粹的纯游戏内容,之后,再看看现代技术对游戏的影响,现代技术从某种角度来说,不一定完全就是纯游戏内容,我是觉得,我们需要去认识那部分纯游戏,这点很重要——游戏越来越不像游戏,这是我对电子游戏的发展的看法。
      节目录音可以呀,说得很棒呀!越后面讲得越好。

      想做一下补充,你所说得回到以前的时代这点考虑,我当然清楚,但是可能你误会了,或者我没有阐述清楚,我个人是认为,研究游戏的本体表现,不是为了脱离电子游戏的现代技术结合,以及脱离游戏生产工业的形态而去研究,我所想表达的研究游戏的本体,其实是想说,我们应该让游戏有属于自己的“理论技艺”以及自身语言,这些才是对游戏来说重要的,而不是对所谓的“机制”“规则”“交互”进行毫无游戏理论化的创意创新,很大程度上,我认为大多数人是在通过经验主义的思路去制作游戏,正因为游戏本身没有理论上的技艺学习,以及游戏本身的语言——不是所谓关卡,不是所谓解谜,这些只是一种创新思路的载体,它们对我来说不属于游戏理论性的技艺表现,以及游戏的语言。
      就好像,游戏没有“点、线、面”也没有“复调结构”,因为游戏没有更深地探讨出其本体表现,这是阻碍游戏发展——现代技术根本不能从这点上帮助到我们认识游戏,但现代技术却真的可以用画面,氛围打造,等等其他成熟的艺术和技术表现冲击我们的眼球,可它们就是游戏了吗?不一定是。

      最近由 树册 修改于:2018-05-10 13:52:22
  5. 则栋 2018-05-10

    邓老师,我也在上海

  6. 叶默哲 2018-05-12

    并不是很赞同:游戏学术是开发者注入,然后学者拿出来这样的形式。

    游戏的思当然不可能被思完,被批判完;除非学者只是将学术研究当做某种生产。
    如果博士你做中国历史研究的历时性内容,怎么可能会被做完?
    王永平的《游戏、竞技与娱乐》一本才说了隋唐,蔡丰明先生简略地一说,唐运冠博士讲法国11-17世纪;

    当你对游戏觉得失去了兴趣的时候,明白怎么回事的时候——我觉得这说明你没有真正理解游戏。你只是站在资本主义批判式的制高点而已,批判,西马的那批人讲文化产业,文化霸权,到死都没说完;斯图亚特霍尔觉得自己只是一个街头男孩而已,丝毫没有优越感,而是时刻自警,绝不是当做一个被文化生产投食的人。

    放心,我做游戏大概是不会给学术界留下批判资源的,因为我可能哲学和游戏接触得都比你们多(笑

    祝好~

您需要登录或者注册后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