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感:现实的,非现实的

作者:9
2018-11-28
11 3 0

距离感

距离感从动画短片《遥远的世界》开始就一直贯穿于新海诚作品之中的主题,由《星之声》所继承,至《秒速五厘米》迎来最高峰。长篇《云之彼端,约定的场所》、《追逐繁星的孩子》之中亦有所体现,但由于长篇性质而不作为唯一主题。

此处所谓“(人与人的)距离感”并非原初存在,而是随着时间逐渐累积;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原本可以无间沟通,但由于时间流逝而产生的种种变化却终成陌路。这原本是一件令人伤感的事情——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不过新海诚却每每在作品的结尾使用一种刻意或者非刻意的方式将这种伤感转化为某种希望一般的存在。只是对我个人而言,这种希望本身却不啻第二次打击,或者根本就是绝望本身而已。

《星之声》使用超远距离恋爱作为隐喻,借以指代成长过程之中不断变化的双方。——当然只是个人浅见。不过以这种观念来看,这一隐喻简直精妙极了。因为这种变化的确令人绝望地一再加深,而绝无相反的可能,一如跟随宇宙军探索太空的美加子逐渐加长的简讯收发间隔。而身处其中的双方也只能如同故事之中的男孩子一般从等待、忍受而至漠视。如果不去以淡然处之的态度看待对方越来越迟来的简讯,或者如此这般地以近乎放弃的态度对待这段感情,一个人简直毫无办法生活下去。如果故事只是这样就太缺乏动人之处了。于是《星之声》的重心几乎落在结尾的希望:经过八年时间的漫长等待,小昇在报纸上读到了 8 年前宇宙军和多鲁米斯星人恶战且几乎无人生寰的新闻,而几乎与此同时,美加子八年之前的简讯亦到达了他的手机。“24 岁的小昇你好,我是 15 岁的美加子哦!……”

这真是一种沉重的希望。这是少女用生命传达的最后的讯息。而这条讯息的全部意义只不过是虽然远隔天涯,我依然爱你。然而,纵然我珍爱你如生命,我们依旧远隔天涯。爱的宣言在此时只有一种苍白的美感。对于少年来讲,无论如何,生命之中最想要与你分享的那段日子已经孤独地渡过,努力向上的希望也被抹杀。身着衬衣的少年站在栏杆旁遥望天空的样子看上去非常寂寞。那是一种生命之中最重要的物件已经失去,而今后如何也无法填补的寂寞。这种寂寞甚至会让人对徒然剩下的时光感到无力。

最残忍之处在于这甚至只是隐喻。真正的现实在于即使你没有离开,我还是会失去你。但是终究要在故事的最后加入两人交错的独白的新海诚是不愿意展现这层现实的。(并且没有必要,而增加难度。)因此,在新海诚的作品之中,“距离感”都是借助真正的距离来展现。与《星之声》相比,《秒速五厘米》的调子阴郁了许多,因为回归现实,也因为希望已经变得若有若无。男孩子孤独的青春用了整整一集来讲述,而且放在中段的编排与收发简讯的段子会让观众产生感情坚固的期待,至第三集揭示真相时的心理落差与了解现实之后何其相似。《秒速五厘米》的结构编排与物哀情调已被反复阐释。新海诚并没有用丝毫篇幅讲述距离感是如何产生的,而是残酷地讲述最开始人们是如何乐观,然后指出它已经在那里,并且说明如此一来以怎样的状态生活。

Killing Time at Lightspeed

网络之中埋藏过往恬淡旧梦。一个账号可以找出所有片段。如果能够忽略上述段落之中的阅历不足带来的无病呻吟,看到以上面一段关乎距离感的讨论时,这款游戏倒是忽然闪现出来可以做个遥相呼应:

为了确认它的题目,我专门在网站搜索了一下,才发现提到它已经是 2016 年的事情了。几次三番地来回在不同时段跳跃,我忽然也感到这也是一种穿梭。之前没有兴趣尝试,总觉得了解概念就够了,看到出了 iOS 版本,难免在失眠的状态下玩了一把。想象之中一样的简陋,但也还原出了那份距离:朋友谈论的概念,你压根没有听说过,尝试接话也不过自讨没趣;更可怕的是时间流逝,数目有限的刷新就是世代更迭,你的思念不过数月,对于对方而言已经是十年之久。

当然,这不过是我勉强代入之后的心理感受,更多时候,我感到的是一种陌生的隔离:我在试图结识一群在各种意义上距离我越来越远的朋友;而由此产生的反而是我与自己之间的界限。除了那种生硬制造的孤独感,这部作品没有用任何笔墨着力刻画“我”的存在,于是我更像是无人认领的断线风筝。到了最后,我与孤独似乎已经合二为一,不可分辨。

你不在那里,游戏的介绍视频之中这样写道,无论时间还是空间。游戏在此做了一个简单的偷梁换柱:将操作范围仅仅局限于社交网络,我的身份与此地的生活就会通通消弭不见。尽管那才是我的人生。游戏不去回答我是否需要他人这个问题,仅仅做了规定,在这样的设置之下,围观并且感受隔离成为游戏之中能够进行的唯一动作,也是对于游戏规则的遵从而必须付出的代价。设计师显然对此了如指掌,如若不然,游戏将要如何表达那种因为距离感而产生的孤独呢?

Killing Time at Lightspeed 是一个不错的尝试,但不得不说它读起来仍然像是一个碎片化的蹩脚小说:字里行间太多信息需要脑补,概念堆砌大于人物雕刻,毕竟使用社交网络进行文学创作本身就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但它的这些可算破烂的弱点竟然都可以被谅解,只是因为那种全世界在我身边呼啸而去的孤独。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参与此文章的讨论

暂无关于此文章的评论。

您需要登录或者注册后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