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
在带来浪漫之余,大海那狂风怒涛的危险一面也带走了无数生命,《重返塔拉萨号:深渊之怆》(Thalassa: Edge of the Abyss,下称《塔拉萨号》)就在讲述这样一个船沉深海的悲伤故事。游戏中,作为塔拉萨号上的一名船员,主人公因出航潜水时的一起事故一蹶不振,而就在其失意离船期间,塔拉萨号沉没了,船员们无一幸免。于是,主人公再度潜入海底,进入“巨船”的残骸中,只为解开塔拉萨号沉没的谜团。
“海底”是一个很有趣的场景。作为游戏流程中的点缀,许多名号响亮的作品都有着以“海”为主题的地图,但很少有游戏会让玩家全程都在水里进行冒险。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水中的多维度移动方式和因阻力而受限的角色性能,使得地图设计及角色移动设计成为两项难题。这些问题同样摆在《塔拉萨号》面前,不过其解决方式却很简单——不解决。
本作的流程基本都发生在塔拉萨号的舱内空间,也就规避了许多设计挑战,除角色的移动速度有时会因阻力而稍慢些外,大部分操控几乎与在陆地空间无异。有些时候,这会带来一些反直觉的体验,比如面对一个半人身高的挡路围栏时,角色需要另行寻路,而无法直接游泳翻越。
没有针对海底这个主场景进行有特色的玩法设计固然可惜,不过开发团队的取舍其实也可以理解:比起挑战技术难点,冒险去设计一套全新类型的地图和角色操作方案,不如遵循传统,用成熟的设计思路,为玩家提供一段稳定可控的叙事和探索体验,以讲好故事为先。尽管最终体验上稍有小瑕疵,但《塔拉萨号》还是圆满完成了这一任务。
在探索塔拉萨号的过程中,通过与场景中的高亮点进行互动,玩家能搜集到各种物品的信息。一开始,它们还只是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信息碎片,但随着进度推进,玩家将手上搜集到的信息组合,便能解答一路上的众多谜团。这是本作解谜系统的核心玩法,同时也承担着重要的叙事任务。
尽管并非探案游戏,但《塔拉萨号》给玩家的体验却很像是在扮演一名侦探。进入“案发现场”前,玩家对事件几乎一无所知,亲眼看到现场后,也只觉一头雾水,但随着各种线索汇集,玩家深入思考便能得出新的推论,而新的推论又能揭开另一个谜团——一环扣一环,不断拼凑出事件以及人物的不同侧面,而当许许多多侧面组合在一起时,事件的全貌也就展现在玩家眼前。点构成线,线组成面,拼图一般的思考过程构成了本作重要的叙事体验。
只是,就像很多推理游戏都会有的那样,尽管本作的谜题难度整体偏易,但笔者在游戏过程中还是遇到了几次自身思考跟不上游戏推理进度的问题:系统提示已经凑齐了解开谜题的线索,但线索数量众多,部分文字描述又过于简短晦涩,难以在脑海中将其与谜团有效关联,以至笔者最后只能用穷举法过关。
“拼图式”的游戏体验不仅体现在叙事和解谜玩法上,也体现在本作的人物塑造上。刚进入游戏时,玩家只能从散落的只言片语中构建角色的片面形象,而后,随着信息不断追加,游戏给予玩家更多观察角度,玩家也会逐渐了解到角色的不同面貌。由此,本作的角色塑造演变得立体而完整,角色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也让这艘大帆船上的小社交圈显得更为真实。不过,塔拉萨号的沉没是已然的事实,在玩家持续了解人物、开始对人物心生好感的过程中,一想到他们都已沉眠于海底,便不由得悲从中来。《塔拉萨号》讲述了一个关于失去的悲伤故事,因失去角色产生的情感波动是其体验的重要一部分。
从叙事结构来看,《塔拉萨号》是相对开放的,但开发团队通过有限制的前中期路线设计保证了流程推进的稳定性。本作的地图拥有简单的锁钥设计,部分场景需要玩家使用对应钥匙或是特殊工具才能进入,限制玩家的探索路线,也就能在必经之路上设置重要的故事信息,达到稳定推动叙事的作用。另外,玩家在探索流程中也会时不时得到新的探索工具,从而可以前往此前所不能达的地方,针对这类局部,开发团队也通过巧妙的区域联通设计尽量规避了回头路的出现,使得游戏内的地图探索甚至有点银河城游戏的味道,令人眼前一亮。
也正因为《塔拉萨号》的叙事流程相对稳定,游戏才得以对叙事节奏进行人为安排。可尽管如此,本作还是出现了一些叙事节奏失衡的情况。如才上手游戏不久,初来乍到的玩家对各种基础设定都不甚了解,此时,用大量信息为玩家铺垫故事背景及角色特征在所难免,但这一过程没有很好地兼顾到玩家的游玩兴趣——再加上角色的移动性能及过于安静的环境氛围,导致游戏的前 2 小时体验有些枯燥、沉闷。
不过,一旦度过前期流程,与故事中的角色都跟混个脸熟后,《塔拉萨号》悬念迭生的故事想必不会让玩家失望。不知各位是否有过在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时,一听到别人提起八卦就突然燃起十二分精神的瞬间,本作中亦存在这样的时刻。当探索部分被推进到一定完成度时,本作会向玩家展示角色的绯闻、争执及其身边的不寻常事件,以勾起玩家的强烈好奇心,也正因玩家对多数角色已经有了某种既定印象,这些不符合角色形象的事件信息也就会产生更强的吸引力,不断驱动玩家继续向着目标迈进。
游戏的叙事进度与玩家的探索进度软性绑定,形成了互为驱动的正向循环。即便在游戏后期,已解锁地图的所有区域之后,玩家仍可能会主动去探索那些主线流程中的非必经场景,哪怕多花点时间绕点路也不觉得有负担,全因好奇心作祟。
失衡
“心理剧”是《塔拉萨号》宣传时提到的重点,也是本作叙事的另一大主轴。简单而言,除揭露塔拉萨号的过往故事外,开发团队也将许多笔墨放在了主人公因事故而生的心理创伤,及其在探索塔拉萨号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变化上。
在海底打开通往甲板的门,眼前所见的却是曾经航行时的美好往昔;船内每个场景所勾起的回忆,都在不断提醒着主人公斯人已逝的事实。故人的声音在脑海中谴责自己,而心中的另一个声音则希望自己解脱......本作的“心理剧”呈现大多如此,既有来自怀旧情绪不间断的袭扰,也有自己内心的不安与挣扎,二者虚虚实实、相互交织,真实反映了主人公在创伤事件后的内心世界。游戏采用第一人称设计,一方面自然是为了更直观地传达主人公的心路历程,以便令主人公在游戏中保持“沉默”;另一方面,则是在强化代入感之余,着力塑造一种一切尽在不言中的韵味。
只不过,这种“沉默”的设计手法在本作中表现不佳。“人物塑造近乎白板”是许多沉默型主人公的共同特质,但《塔拉萨》的主人公卡姆显然并非如此,“难以从事故创伤中走出”是其最重要的人物属性之一,塑造好卡姆、描写卡姆在探索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也会是游戏剧本的重要任务。然而,当卡姆不能为其自己发声时,作为“局外人”的玩家便无法真切了解其所思所感,也就难以对其共情,投入进游戏叙事的情感层。
另一方面,许多游戏会为沉默型主人公配备一些简短的对话选项,方便玩家参与进对话讨论中,不过这在《塔拉萨号》里并不存在。一般而言,即便没有对话选项也不会有什么问题,然而,主人公“卡姆”在游戏中事实上是发言的,对话内容也并非简单的随声附和,这也就导致游戏中部分对话的观感显得有些......奇怪。举例而言,当卡姆在游戏前期将自己的发现报告给船上的伙计时,由于卡姆是一个“沉默型主人公”,玩家可能还没意识到卡姆说过话,就接到了来自伙计的无线电回话,此时,后知后觉的玩家可能才反应过来两人有所讨论,并由此产生了莫名的“局外人”感受。
来自主人公的言语线索缺失,会比较明显地影响玩家理解故事信息和人物情感,随着游戏推进带来的信息量增加,这一问题会越加突出。或许是为了弥补这一缺口,又或许只是为了辅助叙事,从中期开始,游戏引入了已逝船员的“幽灵”(也可以被解读成卡姆幻觉的一部分),并让其出现在卡姆意识中与之对话,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代替卡姆发言的作用,加入这部分内容后,故事理解的问题得到了缓解,但卡姆的形象和心理状态仍较难把握。总体而言,本作的情感表达有些抽象,要想沉浸于其中、感知细微情绪,玩家也许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主动理解人物和故事。
不止沉默的主人公,同样安静的还有游戏的环境塑造。海底世界,既可以美轮美奂,也可以深邃可怖,沉船是一个沉重的主题,而《塔拉萨号》的全流程中,场景环境都呈现出一幅死寂的景象,唯有持续不断的气泡声和似有似无的背景音乐在耳边响起。但本作音乐的存在感稀薄,多数时候起不到烘托情绪的作用,叠加上阴暗狭窄的舱内场景,以及因海水而模糊摇晃的视野,有时反而会给玩家的探索过程平添一丝恐怖。
《塔拉萨号》的故事基调是悲伤的、哀痛的,但游戏中却鲜有利用环境和音乐辅助表达这些情绪的时刻,反倒是主人公心理创伤所带来的不安、压抑占据了主要位置。相比于失去故友的伤感惋惜,反而是主人公眼前的诡谲幻象会在有些时候让人心里发毛。少了音乐与环境塑造的助推,致使本作在情绪传达上显得有些失衡,是体验上略为令人惋惜之处。
总体而言,《塔拉萨号》的制作扎实稳健,宛如探案般的叙事体验也令人印象深刻,虽无特别突出的闪光点,但亦做到了不过不失,讲好了一个关于失去、接受并最终成长的故事。正如前文所述,寂静的氛围也许阻碍了游戏的情绪表达,但对于能和主人公的创伤经历深度共情的玩家而言,这可能又会成为沉淀心灵的理想环境——走进主人公内心的哀伤与阴影,学习与之相处共存之道,想必《塔拉萨号》也不失为一场值得尝试的自我探索之旅。
封面:《重返塔拉萨号:深渊之怆》Steam 商店页面
图片:如无特别说明,文中图片均来自游戏截图
*本文内容系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indienova 立场。未经授权允许,请勿转载。
暂无关于此文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