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haKuRyu
果核文化,带你看遍游戏圈的那些事儿。
在上周的果核文化中,我们聊了 AMD 锐龙 6000 系 CPU 会给轻薄笔记本市场带来的变化,因为吹 AMD 用力过猛还被一些读者误以为是软文了,乐。这里再澄清一下,上期和这期都不含任何广告成分,可以放心阅读。
锐龙 6000 系 CPU 之所以能撼动整个轻薄本行业,就是它搭载了一颗约等于 GTX 1050TI 的核显,并且在一些很吃显存的项目中还能超过 1050TI。总得来说,这颗核显能让办公轻薄本低画质畅玩 3A 游戏,实现核显战《2077》的梦想。
不过我们今天的主角并不是笔记本,而是一个没什么热度,但却充满争议的产品。它的身边一直不缺批评,“电子垃圾”“智商税”这样刺耳的声音更是没少过,最近更是遇到了横空出世的 Steam Deck 这个王牌竞争对手,那就是……
国产 Windows 掌机。
可能有很多读者根本没听说过 Win 掌机,这很正常,毕竟 Win 掌机只是一个新兴产业。
众所周知,掌机是需要在续航、便携和性能之间做出取舍的。早年 PSP、NDS 等掌机能够成功,就是它们在拥有在那个时代并不落后的画面水平的同时,重量和续航也都不赖。
然而在第八代家用机(PS4/XOne)的时代,掌机的路子似乎有点走不通了。索尼的一通瞎鸡儿操作毁掉了 PSV 这台潜力十足的掌机,智能手机的流行又让掌机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现在不仅索尼放弃了下一代掌机的开发,连向来制霸掌机市场的任天堂都做出了妥协,将家用机和掌机进行了合并,也就是如今的 Switch。
雪上加霜的是,第八代家用机晚期的 3D 游戏画面进步实在是太快了,快到市面上的任何一款芯片都做不到一边运行 3A 游戏一边维持低功耗水平。连 Switch 这样主打便携娱乐的机器都会被吐槽性能太烂,可想而知如果索尼拿出一款机能不比 PS3 强多少的掌机,会遭到多少冷嘲热讽。
在种种因素叠加之下,掌机市场的凋敝也是情理之中。毕竟站在玩家的角度说,“你们难道没有手机吗”的梗也是有道理的:这年头的手机进可玩《暗黑破坏神:不朽》,退可战 GBA 模拟器,为什么还要再买一台掌机呢?
可惜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先不说目前最顶级的手机芯片根本不够第八代家用机游戏霍霍的,光是安卓和 iOS 端稀烂的游戏生态就能让厂商口吐白沫了。所以我一直很尊敬那些手机、主机和 PC 能同服联机的游戏,至少代码和优化这块是玩明白了。
目前来看,“智能手机完全代替掌机”的论调完全就是空谈。PSV 时至今日仍然拥有热度,而隔壁卖出 1 亿台的 Switch 仍然在被吐槽性能不足,就是玩家们对高性能便携游戏机需求的最佳佐证。
实际上,国内外发烧友和一些小厂商们从未停止过“折腾”掌机的步伐:有用安卓魔改的,有自制 Win 掌机的,甚至还有推出迷你电脑的……
不过还是那句话,难。
2020 年以前的低功耗芯片性能实在太烂,核显还是 Intel UHD Graphics,只能超低画质勉强跑《黑暗之魂1》这种上古游戏。况且以前的 Windows 端根本就没有完善的主机游戏生态环境,游戏移植困难,手柄键鼠适配稀烂。要不是最近几年 Steam 的普及和 PC 市场的发展,Win 掌机恐怕仍然会维持圈地自萌的小众地位。
此时,我们就要请出救星,苏妈带领的 AMD。
第八代家用机相较第七代而言有一个非常巨大、但普通人可能感知不到的变化,那就是从自研芯片换成了 AMD 定制款 APU,与 PC 端一样同属 X86 架构。这大大减轻了厂商移植的工作量,无意中为 PC 掌机的“生态”铺好了路。
AMD 还干了另一件利好 PC 掌机的事情,那就是推出了低功耗、高能效比的 APU 方案。过去连笔记本玩游戏都费劲,散热更差的 Win 掌机自然只能干瞪眼;现在 AMD 低功耗核显不仅性能优秀,还倒逼隔壁蓝厂 Intel 也跟进了核显方案,真是从未有过如此美妙的开局……
时间来到 2020 年,不论是传统迷你笔记本厂商 GDP Win,还是腾讯系资本扶持的壹号本 One X Player,亦或前发烧友成立的 Aya Neo,都基于 Intel Iris Xe 和 AMD Vega 7 核显推出了自己的 Win 掌机。
实话说这些掌机已经比 2015 年要好太多了,最起码 PS4 早期的游戏拉低画质都能跑出 720p30FPS,部分神优化游戏甚至能上 60FPS,绝对到了“能玩”的水准。这些机器也引发了一小波国内 Win 掌机的热潮,现在上网一搜都能看到很多数码科技博主的测评,有兴趣的朋友们不妨去冲一波浪。
但这些机器仍然没有改变两个非常大的痛点:其一,性能仍然不够,很多 PS4 末期的游戏已经超过了这些核显的极限;其二,这些机器并没有自己的游戏生态,本质上还是靠卖机器挣钱的,所以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铺垫了那么久,我们的主角 Valve 终于要登场了。
性能不够?没问题啊,我 V 社直接找 AMD 定制一个 RDNA 2 架构的超强核显,15 瓦功耗就能 30 帧畅玩 PS4 游戏。生态残废?没问题啊,我 V 社最不缺的就是游戏生态,Steam 里几万个游戏可不是闹着玩的。
在这样的思路下,Steam Deck 横空出世了。
由于我的 Steam Deck 要年底才能发货,这里也就不给大家整什么云评测环节了,想看评测的朋友们可以自行搜索,网上有一大堆。概括来说,这台机器在做到低画质运行市面上几乎所有游戏的同时,本身续航和重量也都还在忍耐范围内,甚至丐版只卖 399 美元(约合 2672 人民币),达到了 Win 掌机目前所能达到的最好结果。
在 Steam Deck 的衬托之下,国产 Win 掌机就显得有些尴尬了:Steam Deck 的芯片只需要一半的功耗就能达到 Win 掌机的性能,所以 Steam Deck 可以把功耗分配给其他设备,例如陀螺仪、触控板、散热和屏幕,来获得更好的游戏体验。
这个问题随着 AMD 锐龙 6000 系 CPU 的上市会得到缓解,毕竟从目前的实际体验来看,R7 6800U 能在 15-20 瓦的低功耗下跑出不错的水准,高功耗表现更是能反超 Steam Deck。也就是说,Steam Deck 对国产掌机的性能优势其实维持不了多久,估计到明年上半年就会随着 6800U 掌机的发布而结束。
然而到那个时候,Win 掌机就能宣布胜利了吗?我看不见得。
其一,Win 掌机仍然没有解决、也这辈子都不可能解决软件生态问题。它的本质依然是一台笔记本电脑,无法靠出售软件和服务获取收入,也就意味着 Win 掌机只能靠硬件挣钱……那它的价格就不可能干得过 Steam Deck,动辄 7000 元往上走的售价可不是一般家庭负担得起的。
其二,国产 Win 掌机还缺少一个关键的东西:前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用户界面”。Steam Deck 不仅支持游戏中休眠和唤醒,还允许玩家直接在游戏中呼出菜单,随时调整机器的功耗、帧数等指标,甚至还自带一个检测硬件运行情况的插件,简直是给足了诚意;反观国产 Win 掌机,除了 Aya Neo 以外根本没有任何前端适配,想调个功耗还得关机进 BIOS 调,和正常的 Windows 没什么区别,而 Aya Neo 的前端也远远不如 Steam Deck 高效。
现阶段的 Steam Deck 的确还有很多问题,例如排队排到猴年马月、现货价格贵上天、SteamOS 兼容性不佳……但按 V 社加大硬件生产力度,以及一周一个 SteamOS 补丁的节奏来看,Steam Deck 的使用体验只会越来越好。更何况 Steam Deck 只是 V 社用来试水的机器而已,开发者明确表示过产品的迭代会很快,恐怕不用两三年就会推出 Steam Deck 2。
在 V 社这样快节奏、高决心的推动下,国产 Win 掌机还接得住招吗?我暂且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这里必须得说一声,Aya Neo 前两天推出了一款名为 Aya Neo Air 的掌机。官方宣称其体积和重量均对标 Switch Lite,性能可战 30 帧低画质 PS4 游戏,主打的卖点就是便携性与 OLED 屏幕。很明显这台机器走的是与传统 Win 掌机完全不同的路线,解决了 Win 掌机傻大黑粗的痛点,性能也没有落后太多。
如果 Aya Neo 真的能按时交货,拒绝“耍猴”营销的话,我还是会给这台机器一个好评的。V 社已经给 Win 掌机市场来了一记王炸,国产厂商们已经卷不过了,只能借着 AMD 的东风做出差异性,树立品牌认知,避免跟 Steam Deck 硬碰硬。
毕竟,我还是打心底里希望看到国产品牌走出国门,打响名声的。
本周的【果核文化】到这里就结束了,再次声明本文无任何广告软文成分,可放心阅读。
最后做个小调查:各位对掌机的话题兴趣如何?不妨在评论区留下你的声音,下周我们应该就会带来索尼次世代掌机的相关文章。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删除)
暂无关于此日志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