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方程 2024-08-21

    要求太细了……细到了世界设定叙事主题人物本质剧情构思意识形态写作意图等层面。这些东西不是译员他们的构思,期待他们理解,他们也只能像读书一样靠猜。猜测原作的构思,猜测各种连原作作者都不知道的构思。期待他们能和作者“同心同德”写出作者想写的东西,无异于期待他们当联合作者……这要求太高了,不现实。郭沫若和巴金做不到,何况是受托办事的翻译公司呢。

    最近由 方程 修改于:2024-08-21 10:51:40
  2. Lingomancy话术研 2024-08-25

    @方程:没错,所以我一直主张叙事为主的游戏应该主要考虑找个人译者,而不是翻译公司。翻译公司一个是权责分离之后各种人员来回踢皮球、谁也不认真去做。再一个是他们那种拆稿合稿的工作方式,很难做出前后一致不变味儿的作品。这种工作需要海量的谋篇布局,中间变数也极多,需要边前进边调整。负责布局的人必须亲自动手,否则很难跟别人传达每一个地方具体要怎么处理。

    • 方程 2024-08-29

      @Lingomancy话术研:最近刚读三岛由纪夫的传记,有提到三岛和译者约翰·内森的闹崩和绝交,我在想村上春树和林少华之间是不是也有过这么一段,众所周知,林少华不很喜欢《1Q84》。如果译者很有学术造诣、很有个人想法,译者和作者立场对等,能坐下来一起,话对话商量怎么翻译,那么闹崩就是很可能的结局。我觉得闹崩也无所谓,这是正常的事;崩了这个,就试着去换一个。另一方面,无论如何,妥协总是必须的,否则就什么都做不成。问题是要在哪个点妥协、要妥协到哪种地步。

      最近由 方程 修改于:2024-08-29 07:47:10
    • 方程 2024-08-29

      @Lingomancy话术研:我想,人自己也会和自己闹崩,谈不下去。故事写好以后,自己读一遍,也会想动笔修改稿,甚至推翻重写。故事写得长,人物就必然会变形,中心思想更是会不断转移和歪曲。《沉没意志》看上去是延续20世纪后期“新马派”将经济、政治、文化、历史和心理都搁在“经济学”下做批判的思路,但如果作者在过程中读了新的书,了解了新的激进批评理论,觉得那也很有道理,那也没有什么理由阻止自己将新的想法放进去“干扰”预定的主题。过于担心主题被污染而小心翼翼,逐句检查,故事整体就可能会“太过首尾如一”,变得乏味、缺乏生气。杨德昌早期的电影作品《青梅竹马》《海边的一天》就有这些毛病,太多人工雕琢的痕迹和作家的汗水味。而长篇小说基本上都会面临这个难题:要么是汗水味太浓,要么是首尾冲突逻辑松散,要么是两者皆有。鲁迅极端重视文学的“说教性”,他就是因为“害怕自己反对自己”才放弃写小说的。完美主义癖的作者最想打死的人绝对是几天前的他自己。想写故事,一定的妥协和隐忍总是必须的。

  3. sdjdasha 2024-08-31

    //不是受过很好教育的人,讲话比较随意,经常省略主语。
    这句话不对呀,口语语法是靠日常交流习得的,不存在学不到主语这种情况,和教育程度无关,除非这个社区方言整体就没有主语。
    纵向翻译的整体感挺重要的,但比起加工细节,我更在意翻译是不是母语使用者翻译的。只有母语使用者有语法解释权,我觉得这对文本非常重要,因为只有母语使用者能写出不合语法但语境可理解的文本,一些神经发育的阶段性关门,是非母语达不到的。

您需要登录或者注册后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