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答知乎上的一个问题的时候瞎写的,个人观点,抛砖引玉,仅供参考。
************划分废话与现实的分隔线*************************************************
先说作为娱乐品的游戏
我们为什么爱玩游戏?
游戏的“学习说”认为游戏行为源自于人类的学习本能(科斯特的快乐之道那本书就是围绕这个理论来写的)。人类当然要有学习的本能,要不然要怎么活下去(ˇˍˇ) 。但是为什么我们爱玩游戏而不爱学习呢??我想是因为学习太难、太抽象,违背了我们的本能。为什么我们爱玩游戏而逃避现实呢?我想是因为现实世界中作为学习行为的强化物的奖赏太难获得了吧。
***
知识点补充:强化物是啥?这就涉及到行为主义的理论。
强化物就是上图中的食物,我们做出一个行为,然后得到一个奖赏(强化物),于是这个行为就被强化了(在日后我们作出该行为的概率提高了)。
***
在现实生活中,总是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才能获得一点点“奖赏”。没日没夜的学习为了得到学期末的一个好成绩(有可能即使努力了半年最后一紧张就 呵呵了),没日没夜的工作为了得到下个月(15号才发工资的简直没人性)才发的那点工资。在获得“奖赏”前你需要使出大量内驱力(好心累)。
而在游戏里呢,不过是动动手指的事,顶多再稍微动点脑子(就算很难的游戏,也比现实世界简单多了),“奖赏”就来了。想想通关后的那种满足感,开发者会想尽各种办法的让你高兴啊,夸你啊(good great wonderful...),各种漂亮的画面,绚丽的特效,各种奖品。这些“奖赏”可都是塑造行为的强化物啊。 而强化物的另一面就是惩罚啊,游戏里挂了可以重来啊,也就是做错了也不会有太多惩罚啊。这现实世界明显比不了啊。
所以,通常游戏越难的话受众就会越少,但又不能完全没难度,没难度勾不起学习欲,太难了学习行为得不到强化,内驱力会耗尽。成就理论就认为50%的难度,能让人获得最大的成就感。游戏大概是就应该像个小门槛,只需抬抬腿就能过去,但不抬腿也过不去。
(其实有时候会觉得游戏是利用了人类的bug。)
我觉得在娱乐品这个维度上的好的游戏一定是有类似于致幻剂,类似于吗啡的效果的,可止疼药里难道没有吗啡嘛,游戏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精神的止疼药啊。
上面说的只是作为娱乐品的游戏,而游戏不仅可以作为娱乐品,也可以作为艺术品。当然两者也不是完全互斥的,娱乐性和艺术性兼具的也不是没有(基本都得奖了...)。作为艺术品的游戏,我认为是设计师在通过游戏以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方式去探讨世界。真正属于游戏层面的艺术,也不应当仅仅是视听层面的,而应当是交互层面,这才是绘画、电影、音乐、文学都不具备的特性。当然了,艺术品想要获得商业回报,往往会有点难。做独立游戏的人肯定是不想只做娱乐品的。
************划分废话与现实的分隔线*************************************************
写完感觉自己扯了一堆废话,就这样吧,反正没人看。
游戏得以流传至今,和他的“训练”(或者说学习)作用是密不可分的。
@高鸣 蜡烛人挚友:本能大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