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开始的?
我是说,为什么会接触游戏行业,为什么是独立游戏?
这要从好多好多年前说起,小学五年级拿到第一台触屏手机那会说起。从小就热爱玩游戏的我,曾两度因过度着迷手机游戏,在没有流量的情况下猛玩按键手机的文字游戏,扣费了200块,在2012年那会,200块是什么概念呢,我常常被我的父亲打,从水管到皮带到掌掴,两百块大概是水管爆抽三下的概念。所以对我来说能不花费流量的智能手机就是神一般的存在,虽然这玩意需要找到一个免费WLAN,还有一个低于75m左右的游戏,但是要什么自行车呢?
嘿,你有过这种经历吗?家里觉得装WLAN会影响学习,直到我19岁那年才装,而且是我哥哥自费装的(有没有一种可能是装不起所以没有装?)。我曾在人来人往的公园里踱步蹭免费wifi;也曾在无人老巷里蹲着蹭免费wifi;我最辉煌的时候莫过于每天三点自动醒来,去厕所把门锁上,把手机放在我的牙杯上,接着方向对准对面的酒店,最后站到五点,依赖每秒几十kb的速度下载游戏。那会都是什么91助手,还有什么百度手机助手,九游之类的,再不济也是直接查某某游戏破解版,这样就可以不用发短信解锁后续章节了。现在回忆起来真是太感谢我的破联想手机了,她超可爱的,我特别喜欢地铁跑酷神庙逃亡,这两玩意都是70m左右,我记得地铁跑酷是75m(我很牛吧),所以我只能玩一些小游戏,一些那个年代还没兴起来所谓的独立游戏。需要装gba模拟器的口袋妖怪和开罗家的所有游戏简直是我的神,还有什么那个年头就已经开始兴起来的文字生存游戏。不过这些都和我进入游戏行业无关,这些游戏只是让我对于独立游戏有了一定的了解,还有我比较天马行空的想法什么的,话又说回来,在游戏行业的各个大佬们,哪个玩的游戏会少呢?
真正开始是在我实习找工作那段时间,我那会放弃了玩了很多年的DOTA2,放弃了每天摸摸的osu,开始努力准备简历和作品集投,广告包装,嗯,那会我比较会AE。令人比较意外的是,靠着学了半年的3Dmax,我居然意外的,糊里糊涂的进了一家游戏工作室,然后似乎就堕入了深渊无法自拔了。这家公司的一切和我是这么相像,逗比的老板,007的工作制度,睡醒干活,累了回去睡觉,全公司人都住一起。虽然建模水平没什么提高,但是我玩unity玩的还可以,一手后处理拉满,也能做出还算是能骗骗小孩子的“唯美”场景。好吧,后面我还是报了个班。
我开始知道很多事情,原来所谓的两人团队,其实有没有可能是一个七八人的团队,只不过打着两个人的名号。有没有这种说法,那些看起来很简单的文字游戏,其实也需要写一两周,你说你只写了一个下午,无论有多少bug玩家都能顺其自然接受了。还有没有这种菜鸡,拼了两三天的场景总结一下就是一个lowpoly城堡,然后呢,额,没了。也开始发现我想要的和我老板想要的可能不是一个东西,我们可能没有想象中这么契合。
举个例子吧,比如说一个美术20分是满分,而大多数成型的在公司上班的都是12分左右,而艺术家级别当然是20分,可是独立游戏的最低需求是6或者7分就够了,而我想要达到15分,然后去学编程做自己的游戏什么的,这和老板想的一样,未来工作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项目,每个人都可以是制作人,互帮互助,他作为一个老板兼制作人兼策划兼程序引领大家走向这条路,是啊,好像没什么问题。不,问题就在于他只是想要我成为一个10分的美术,对他来说足够用了,可是对我来说不够,我并不满足,事情不是这样的,我做次世代的道具,次世代的场景,他根本用不上,也很不满意我做这些,这就已经足够致命了。
这个过程里我也开始迷茫了,到底我想要什么,我想要做一个我想要做的游戏,然后呢?美术可以外包,程序可以自己学,策划也能多改多练,似乎美术真的在游戏行业里很难主导什么,难怪这么多会程序和策划的制作人。即便是占据主导地位的美术,他们也无不没有高级的技术,很牛的创意。而我呢,每每打开zbrush我都会觉得我是不是不适合这个行业,每当我做一个材质做了好几个小时什么都没做出来我都会觉得十分痛苦。但总有那么一堆大佬在砥砺前行,我总能听到谁谁谁一下子就上岸赚了好多好多钱,总能看到朋友几小时就能完成我几天才可以做出来的模型,总是发现明明我花费了这么多时间我的效率就是比别人低,我大概只是单纯的不合适罢了吧?
大家都是这么有天赋,大家都是这么有才华,而我这个从一开始打算摆烂,打算找一份差不多的工作,过差不多的人生的家伙,似乎真的在渐行渐远,这条路是这么长,这条路根本看不到尽头。是啊,找一份普通的工作,每天按时下班,先玩她个三四小时的gal,在疲惫里幻想着我最爱的老婆,我最亲爱的宝贝睡着,这不香吗?不稳定?怎么不稳定了,一个月6k左右的剪辑师还是很好找的吧?不行就换份工作啊。工资不够?拜托,你就玩个盗版的galgame,又不要钱,在没有进入独立游戏行业之前,你找个破解游戏甚至能tm找上一个下午啊。我图的是啥啊?
我常疑惑我的努力揭开来会不会只是为了性欲,为了希望,为了被认可,或许全部都是自我意识过剩?都是自我感动罢了?自实习后我在满是质疑的噪声中失联了,迷失在自我救赎的漩涡里。
可能是不是这样的人吧,我看着我用不多的工资买的老婆们,我突然想这么说。
有的人生来就是为了受苦,而对我来说这是一种自我救赎。
我突然意识到我是想要做些什么而已,这不是赚不赚钱的事情,不是有没有人玩的事情,我不和老板一样,他和大多数制作人正好相反,很多制作人首先思考的是能赚多少钱,诚然,这是必要的。但在老板眼里,玩家优先于钱,他只担心没有人玩他的游戏而不是这个游戏上限,可玩性。而在我眼里这些都不重要,就如在我之前的评论所说的
“所以归纳到底,在某种情况下,不必考虑泛用户的想法,不需思考能否赚的到多少钱,不要迎合市场的走向。仅仅是为了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这样出来的游戏可能不会太好玩,但至少也算是一种自我救赎吧。”
我只是想说,一直说,不停地说,没有目标,没有意义。这是一种很纯粹的情感,我认为不要把事情复杂化了,可能对我来说驱使着我的仅仅是想要,没有限制,没有终点。越是工作就越发觉得被剥夺了最原始的纯粹的情感,要恰饭,要生活,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不可以这么任性了,然而这都是无谓的借口。
即便过去了很多很多年,即便一事无成,碌碌无为,而后从失望到淡然,从不甘到接受,而这也恰恰和千篇一律的生活和无聊至极的世界一样,只是南柯一梦。
尽管人生是为了追随某种目标而活着,即使失去追随意义,也不代表人将不是人。
七月份毕业以后打算跑路,未来的路谁也说不清,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实习以来我好像什么都没做,好像又学到了一些什么,未来的路又该何去何从,有可能就到此为止了,随便找个电子厂打螺丝去吧,也有可能会闭关几个月出去找份建模的活干干,虽然朋友都不建议我闭关就是了,也可能再找份独立游戏的活,谁知道呢,我总是幼稚、固执地认为多年前我从电子厂走出时,就再也不会回到这个破地方了,那天我暗暗发誓,我绝对不要再做这种没有意义辛苦得要死的活了,回去以后我一定要奋发图强。真是世事无常,一生一世,一言难尽。
一夜怪谈罢了。
有点看到当年自己的影子,我也去过电子厂打工233(虽然时间很短)
迷茫彷徨是难免的嗯嗯,总会来的~所以不如慢慢来啦~~~
@无有时代:我也做的不久,暑假工,准确来说我是被家里逼着去的,以前不像现在这么任性,什么都是我说了算,以前即便再怎么不情愿也还是只能去。只能说零零后这代比较穷的还是很惨的吧,和父辈年代割裂的沟壑比较大,很多事情解释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