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些后现代文学,感叹道:游戏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果然年轻,还在牙牙学语。如今,游戏的目标还停留在“为人服务”,要么讲一个好故事,要么激发人的情感体验(包括氪金游戏的快感),很少作品是“为了游戏而游戏”(不知metagame算不算……)。
总言之,现在的游戏还不够“纯”,通俗点说,还不够奇奇怪怪……
不过转念一想,“为了游戏而游戏”的游戏又该是什么样子的呢?怎么才能做到后现代文学那样玩弄人的智商又给人一种妙不可言的感觉(坏笑)?主题又该是什么呢?命运?迷宫?镜子?梦?玩法呢?步行?卡牌?
希望以下作家以及亲爱的大家能告诉世人答案:
外国:博尔赫斯、卡尔维诺、纳博科夫、艾柯
中国:王小波(想不到吧?)、朱岳、残雪
游戏都还没自成体系,仅在概念化和视觉化上发展得比较多样化,你怎么看待游戏就在当下环境中,能有后现代发生?
最近由 树册 修改于:2018-02-28 00:46:56所谓动作、解谜、角色扮演...它们仅仅是题材和概念的不同,它们不是游戏最源本的类别,或者换句话说,它们只是主流游戏的娱乐体系下的类别法,不是游戏体系化的分类法——我是这么认为的。
但我觉得,只有角色扮演是非常庞大的一类,它应该属于游戏体系化之一,并且游戏还没在体系上完整,没有可能发生多么跨时代的“后现代。”就算有,它也大概是属于画风上或配乐上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