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历
写作在我的生命里是一杆秤,有时会衡量些什么,有时只是为了保持平衡,有时只是感受生命的重量。写作是一件极度私人化的事情,不管我所所及的是公众舆论还是公共问题,这个创作过程是非常自我的存在,然而,创作者即使再害怕未知,还是会举起好奇的火把做一次探险,因为创作本身就是玉石俱焚、浴火重生,所以创作本身也值得一次次的冒险。
在高中时,我想知道是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写作,所以主动得去做了一次开放写作——黄纸挑战。我想把《逍遥游》改编成了第一人称意识流小说,便在方块彩纸里挑出了黄色的纸,并依照自己的风格写了开篇的段落,然后我就在班里寻找下一个作者,等同学写完几段,就继续找另一个同学去续写......
其中,我很清晰得感受了大家的不同,这不仅是行文、措辞的差异,还有更为突出且麻烦的差异——写作目的和写作态度。我本以为这会是一个基于写作快乐的创作,但没想到每个人对写作快乐的索取点竟会迥然不同如此,所以后来我让自己扮演着所谓“编辑”的角色,将获得新段落进行一次衡量、删减后再传递给下一个写作者,小说由此不至于变形得太毛糙。最后小说的名字叫做《逍遥·鲲鹏传》,总体是一篇合格的作品,我偏爱其荒诞的风格和共同创作的记忆,这比毕业照炫酷多了——每个人的文字鲜活得印证了“见字如面”四个字。
除此之外,还有一次开放写作经历,是和另外七个喜欢写作的朋友玩的,和这次黄纸挑战差不多——也是小说接龙。其实记忆不太清楚了,我也是通过找到往日的小说才记起来一些感受——这好像也是我的主意,大概是高中那次余兴未消吧......只不过这次的创作不了了之,因为大家都没办法持之以恒的接龙,我是个冲动创作者,不能做规律得写作......这个作品叫做《八影默示录》,好像在一个什么17k的网络平台上,如今读了两三章后感觉还不错,虽然比较随性、粗糙,但是有点儿意思。
我的经历还算不上狭义的开放写作,不过还是对开放写作这件事有许多参考的意味,而我对开放写作还是抱有极大的兴趣的。
期许
开放意味着面对未知,其中最有趣也最危险就是未知——创作者的差异性极容易打破秩序感,毕竟在一个舆论场里需要两样东西才能形成优秀的传播:表达的有序和基于热情地认真态度及作为。所以,如何打造一个氛围和谐的平台重要异常,本来我是不怀揣任何希望的,但是与reddit、indienova、机核等平台、论坛的相遇,让我发现这件事还是有可能的,但是我还是没有很深的认识——如何打造这样基于爱的交流环境,望请网站运营者解答吧。
多人游戏最大的趣味在于相遇,其实游戏机制是有限的,而我们的心和互动方式是无限的,游戏制作者创造了游戏规则,而我们则玩游戏的边界,所以你会发现了春茶和某个普通男人在COD14里唱歌,你会发现猫叔在GTA和小伙伴欢天喜地......
因此,我最期待开放写作带来什么?我期待那些熊熊燃烧的热情,我期待每个自我的表达,我期待一场难得相见的和谐晚餐,我期待我所不能期待的。
即便有过相关的经历,也无法具体阐述开放写作的面貌,就像是对人工智能的态度,无论如何请来见我吧,即便那是毁灭,因为相见即是毁灭,我毁灭了未知。
或许,开放写作的最美样子就是我们这些怀有热情的个体,彼此相遇,互答一句,或畅聊一次,无论如何,基于爱,爱创作。
暂无关于此日志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