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读到奶牛关提问《独立游戏,应该到哪里宣传?》,我感到很惊讶。
题主在提问中说到:
让别人能看到你在做游戏,当别人评论你,回复你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的努力并没有白费,可以很大的增添自己的信心。
如果是我,怕是绝对不会这样说话的。我更可能会说:
让别人发现了你在做游戏,让别人评论了你,回复了你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的努力全部都白费了,付出过的一切都徒劳无功了,我感觉这仿佛就像在进行着一场不可能达到胜利的战斗。
原来,在不为少数的一部分人看来,“创作”,本来就是为了得到认同、得到理解、与他人建立联系而进行的活动。在他们看来,“创作”,是一种性质 积极 的生产行为,是一种帮助自己与世界的 同化 过程可以更顺利进展的手段。
我很迟才意识到这一点。大概,是在遇到有人说“樱井政博遇上岩田聪是好事”的时候吧。
我一直以为的是:创作与表达是一种疾病;人既患之,就只能学着去克服。我以为这是常识,以为大多数一般人都会这么想。毕竟这是个合乎逻辑、颇为自然的想法,刘慈欣、马伯庸、阿西莫夫、岛田庄司、王小波、鲁迅、加缪、莫言、田尻智、横尾太郎和小岛秀夫等,许多许多的人都有说过意思同样或相近的话(“走到街上每个路人都认识你/在这世上每个人都知道你,这是一件恐怖、残酷的事”)
就结果看来,只是我犯了一个常见的逻辑错误——推己及人。如是而已。许多人看世界的方式都和我的不一样。例如,每当被他人所发现、所观照的时候,他们往往不会因为被观照这件事本身而获得痛苦,甚至,有时候会由于被阅读、被理解、被评论、被思考、被交流——也即,被观照——而获得开心、愉快或充实,或甚者,会希望这类事情多多发生(?!)。其中的大部分的人,也会基于习惯,将“他者”区分为“好的人”与“不好的人”等类别,把“被观照”区分为“好的被看见”与“坏的被看见”等类别,并在完成价值 区别 之后,对“不好的人”与“坏的被看见”报以排斥或贬斥的态度。
这些人生态度,是我所不能理解的,是我所无法习得也不想习得的。
现在的我,离开了 奶牛关 与 indienova 半年有多,再次回来了。之后我能去做的,主要是尽我所能地控制住自己的“创作病”与“发表病”,尽我所能地不创作、不发表。每当实在无法控制住(例如,就像现在)的时候,我将尽我所能强化自己的意志承受力,令自己一天比一天耐受,最终,能够忍受住暴露在“他者”的视野之下与及承受住随后而来的一切。
这就是我。
我,永远也做不到让自己变成他人,但是,我可以让自己变得看上去更像他人。
如果疾病能让我开心,那就患着吧
假使创作和表达是一种疾病,需得面对疾病,而非压抑克制,压抑并非克服而更像一种逃避。
自我表达是一种需求,被认同也是一种需求,对许多人而言自我表达被认同应当是很棒的心理满足。
其实没有必要变得像他人~尝试理解这个世界就足够了
咳咳,其实我也不知说什么好,我感觉自己介乎两者之间,时而摇摆吧。
突然想起卡夫卡的遗言,说要他好朋友烧掉手稿,但其实真想烧掉的话,自己偷偷烧不就好了,何必再吩咐别人呢。
不管怎样,怎么舒服怎么来吧!
@无有时代:还真的是,你提醒到我了。我一直只是觉得卡夫卡的遗愿没能实现感觉很是可惜,经你一提,他的确可以自己烧稿呢,看来即使是像遗愿那么单纯的事也并非完全遵照逻辑而进行的。
@方程:哈哈想必写作者的心情都挺复杂的,不能按简单的外人/非写作者的逻辑去理解啊~
写的很好啊,我就很讨厌游戏受制于观众的感觉,非常内耗,让人变得看不清自己想要的东西。
@柯之林:( ̄y▽, ̄)╭ 自己想要的东西还不是与世界碰撞的时候产生的嘎
@sdj大傻:我和你们的价值观可能很不一样,我可是很嫌弃这个世界的,在我看来,值得为之努力的是逃离这个名为“世界”的粪坑,而不是在这个粪坑内寻求和创造价值。最好的人生是从来没有来到过这个世界的人生,但既然已经来到了,我们也就只好退而求次,随便乱搞,怎么搞怎么算了。这种价值观我感觉不太好听,犬儒味浓,还有些反生育和反价值的暗示,被人看见会骂“三观不正”,所以我平常都是藏着掖着,直到憋不住了才像这样抱怨几句。没想到会引起共鸣,而且还是些和我的本意没有太多直接关系的共鸣……
最近由 方程 修改于:2021-06-03 15:09:28@柯之林:我小学的时候,以为别人都是和我一样,玩游戏是为了尽早通关、尽早完成100%、好方便能尽早把光盘收起来放柜子里。所以后来的游戏的耐玩性越来越高,我感到很沮丧,不仅是因为我感觉整个业界的发展方向在跟我的梦想对着干,还因为我终于发现我童年的“以为”是错的,别人和我不一样,和我一样做什么事都盼着这件事能尽早结束的人其实才是少数。所以我感到很沮丧。……这篇贴子的中心其实是这个。
在我看来,所谓的文艺创作在本质上就是“消耗”:消耗神智、消耗体力、消耗时间、消耗私人空间……因此,我是发自内心无法理解尾田荣一郎、三浦健太郎、浦泽直树那些漫画家为啥会燃烧生命到那种地步。我只能解释为“他们很热爱漫画”了。这也只是一个权宜的解释而已。若真要诚实地说,我只能敬畏他们,无法理解、无法共情哪。
@方程:哎?人类是辣鸡随便讨厌啦,别的也讨厌吗?猫猫狗狗鸭鸭也讨厌吗,那实在太难过了(所以会不会喜欢恐怖游戏
@sdj大傻:与其说“讨厌”,其实更像是“不喜欢”吧。以前受《攻壳机动队 无罪》的影响,有试验过养狗,但发现不适合。狗和人类没区别,都一样会带来同居压力和侵犯感……
最近由 方程 修改于:2021-06-08 01:30:46我也许应该更谨慎一点来使用“粪坑”、“疾病”、“敌人”等比喻了。在不同人心中,这些词(尤其是作为隐喻使用的时候)的意义往往会相差很远呢。这贴如果是发在精神病主题的豆瓣小组,恐怕就像是在暗示太宰治了吧。虽然发贴的当时我还未读过太宰治、还未了解过无赖派,但“敌人”和“世界”之类的用词难免就会让人想起他。
@sdj大傻:我可能是挺喜欢猎奇漫的,尤其是三观不正的那些,例如驾笼真太郎、古屋兔丸、丸尾末广、心岛咲、堀骨砕三……由于没有参照系(都是自己一个人玩),所以我很难搞清楚这些作家到底多大程度上算是“地下”,或者应该算是“主流”……
@方程:胆子很小完全不了解🙈 不过会不会是你们那边太热了(开始跑题,刚看到其他贴) 在不同环境下人生体验好像会变很有趣哎
当时中二,学日漫标注音,acitve啊assimilate啊什么的……
最近由 方程 修改于:2021-06-02 01:26:28有关assimilation和alienation的话题一直都有不少关注,“为了想法子在人堆里生存”嘛,日本动漫啊马克思啊卡夫卡啊,说来说去都是这个,最近人们面对新冠疫情时也冒出了“社会隔离”和“病耻感”之类的话,奶牛关那边总在争议的“开发者的任性”啊“创作自由”啊也是这个话题的其中一面。我觉得,狂战传说(Tales of Berseria)的故事应该算是在诸多游戏里表现最好的一个吧。
这是“人的境况”的核心问题。人类是注定永远会为此受困受苦的。
和当时相比我的想法也有了一些改变。“在人堆里生存”这个问题不需要回答“为什么”,只要回答“怎么做”就足够了。当然,也不是每种回答都是乐观向上、会让人喜闻乐见的。就我个人而言,即使哪天轮到我为此给出了毁灭式或悲剧式的回答,我也不会感觉意外。只有愚人才会认为自己能幸免于难。
不创作的话,迟早也是要被同质化。我唯独不懂为什么创作也是病。
最近由 Lo5t 修改于:2021-06-04 00:32:02你提到的那些人,他们个个都是创作高手,所以更无法理解创作被定义成病。对我而言只有创作才能让我保持清醒。逆来顺受的下场也是被社会群体效应利用。况且,我的创作也不会意味着一定能与他人建立联系然后得到那些认同与理解。
所以我创作最重要的原因,是想认清自己是什么东西。
我也觉得这个世界就是个粪坑,但是我的价值可不是祈祷这个粪坑的同时找出来的——事实上我对“创造价值”这类的词都觉得可笑,我的人生本来就是没有价值,所谓的价值说不定还是我们的感性面赋予出来的,并没有逻辑。
@Lo5t:价值观架构的差异太大了,根基都不一样,甚至似乎到了不可通约、不可对话的程度。有时候我感觉自己似乎能完全读懂你的话;但同一时间,又感觉就像面对樱井政博、浦泽直树那样其实一切都无法理解。面对如此程度的理解困难,我能做到的其实也就只有敬畏或尊重而已。
@方程:看看就行,用不着刻意理解。
@Lo5t:我想到应该如何表达了。
最近由 方程 修改于:2021-06-10 22:37:38这个世界的最麻烦、最可恶之处是:无论你是谁,无论你的梦想是什么,你都必须付出努力去争取,否则,你就只能接受拥有那些你现在已经拥有的东西;即使你去努力了,结果也往往只会南辕北辙、事与愿违。我想说的就是佛家里的“求不得苦”——世界上最根本的、无可解决的一种“苦”。即使像《进击的巨人》里的尤米尔或者《Dishonored》里的界外魔那样贵为神明,只需动动脑子即可心想事成,也无法从麻烦中幸免,也和每个人一样必须绞尽脑汁操纵命运用尽所有能利用的人(可能还需要一点点运气)才能达成自己的愿望与梦想,在“人的境况”中实现超越。
@Lo5t:2019年至2020年期间我接触到苏珊·桑塔格和汉娜·阿伦特,其中汉娜·阿伦特的《人的境况》(The Human Condition)一书对我的世界观影响不小,在这里顺便推荐一下这本书。
@方程:那样的苦真的是只有人类才有吗?
我不觉得。
我觉得所有活着的生物都是这样的。
加上个人经历所致,对我而言,沉浸那样的痛苦比争夺更让我感到无力。所以我多多少少带着点仇视的态度,再往下说就涉及个人生活了,我不想多言。
@Lo5t:我的这条回复把话越扯越远了,改掉改掉,删掉删掉
最近由 方程 修改于:2021-06-11 15:48:33@方程:那就不好意思了,我只能坦白我就是如此随性而庸俗的人,可怜的话就不必了,还是把善意留给真正需要的人吧。
@Lo5t:感觉还是不太对劲……这里使我感到“可怜”的对象不是你,也不是某个人类或者某个行为,而是那一堆有关人类思想的抽象概念。这个所谓的“可怜”无关善意与恶意,无关道德与伦理,无关良心与良知,无关责任与承诺,也无关佛家的怜悯与基督教的爱。应该说,它似乎更像是某种动物性的情绪吧,大概。在中文语言圈里,“可怜”这个词已经被附上了太多太多的感情与情绪,挺讨厌的。我也不确定这个词选得对不对,因为找不到其他更合适的词,就这样说了。……越扯越远了呐。
最近由 方程 修改于:2021-06-11 16:32:48@方程:我知道你指的不是我。按我的木鱼脑袋思考,你应该指的是情感。但我就是容易被主观情绪左右的人。
@Lo5t:……唔,在这贴子下我把话题范围拉得太大了,好几个不同的问题已经混在一起了。
@方程:畅所欲言嘛(其实根本没有感觉)
@Lo5t:[删除删除删除删除] ……好家伙,我居然真的动气了。字数字数字数字数
最近由 方程 修改于:2021-06-11 19:4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