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仅仅是一场未来的狂想

作者:mrup
2017-08-06
4 1 2

引言

最近在北京的今日美术馆有一个展比较特别,它的名字是“.zip 未来的狂想”。其中不仅有各种融合了现代科技与思考的当代艺术,也有以算法生成图形为主的沉浸式投影。有幸受艺术家郭锐文的邀请前去参观一番,对于我这种伪艺术爱好者也算是打开新世界的大门了,有些体验是前所未有的。按理说我特别不适合聊这种艺术话题,词语匮乏不说还容易班门弄斧。不过思考了一段时间,觉得还是应该写点什么,一是为了把这个不错的展介绍给各位,二是我在这里先做个引子,抛砖引玉,之后再采访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来详细聊聊这个话题。所以如果有理解错误,各位还请见谅。

(另外想用手机拍这种展的想法太天真了,所以这次会用到一些别人的图,我会在近期更新设备,请大家放心)

.zip是压缩文件的后缀名大家都知道,所以按照我的理解,这个名字的意思大概是这么回事:一些艺术家通过作品将自己对未来的认知、感受或者期待表达出来,汇聚成一个信息集中的展览,等各位参观者前来解压,体验一次感知与信息的释放。听上去可能挺玄的,但这个展确实有这样的魅力。

2

《脑波交流》,来自今日美术馆公众号

介绍

首先这个展的一大重点便是耗资200万元搭建的“沉浸投影体验厅”。通常我们看电影的时候对着的都是一个平面的银屏。而在这个450平米大、三层楼高的主厅里面,投影的载体是两面墙与地面组成的三个相邻的平面。当参观者置身在其中,被大面积投影画面以及立体声配乐围绕时,那种“沉浸感”其他人应该是想象不到的。

690a0925gy1fhv5sus7gkj20tu0jm77u

《1194D3》,来自今日美术馆微博

而在这样一个沉浸的空间中,9组艺术家分别带来了形式各异的影像作品。其中包括展示Processing算法艺术,由郭锐文创造的代码怪兽《1194D3》;通过展示关公像以及地面随时间产生变化的过程,表达对时间与信仰之间关系的思索的《下凡》(冯昊);用巨型球体投影搭配沉浸式光影变换展示东方禅意,来自曹雨西的作品《ORIENS东v1.0》(我不得不提一句,这个作品的配乐方面有大谷参与)等等。

orienss

《ORIENS东v1.0》,来自今日美术馆微博

其实我很难讲清楚每个作品都有着怎样的意义,我猜对于一些艺术家们来说,这些影像中也不是每一个细节都暗藏信息。但在被三面围绕,同时被影像和音效所冲击着的时候,参观者可能确实会容易进入一种接受、感知和思考的状态。我想这就是所谓“沉浸式投影”的魅力吧。

除了这个主展厅,在美术馆的二三四楼也分别有一些其他作品展出。比如主展厅旁边,由克洛德.莱维柯创作的作品《我梦中的另一个世界》,用一根很长的红色霓虹灯弯出一条优美的曲线,配着烟雾机制造的淡淡薄雾,这可能真是作者本人某一个梦境中的景象。

20170723_IMG_2367

《我梦中的另一个世界》

由郑达、高玉洁等人完成的装置《感官过载》则对科技产生的特效与自然特效做了一次融合。三块LED灯板上面被围起,形成一个很浅的容器。在其中灌上水后,水面上方的小型风扇转动,用风带动水面产生自然波纹,而下方的LED灯板有自己的色彩变幻模式。这种自然与科技的特效结合带来的视觉体验比较有趣。

20170715_IMG_2258

《感官过载》

Refik Anadol的《无穷之屋》是一间由反光性如同镜子一样的不锈钢板围成的小屋。由于房间的六个面都在相互反射,配上一些简单的投影,即能给房间内的参观者一种周围无边界的错觉。人少的时候导览者还会建议大家平躺在地面上,视觉观感体验确实不错。

4

《无穷之屋》,来自今日美术馆公众号

机器是否会有思想呢?虽然现在的答案是否定的,但这不妨碍我们去畅想一下未来。饶广禛的《吃豆人》就以一种玩笑的方式告诉了我们机器有思想的一种可能性。在PAC-MAN的地图中,他用废纸团代替了游戏中的豆子,把扫地机器人当做吃豆人。这样你就会看到这些“吃豆人”在漫无目的地“吃”着地上的纸团。“漫无目的”是不是也是一种思想?虽然我们明白这个过程是随机的,或者按照扫地机器人的程序来说它的路线可以预测,但依旧很有意思。

20170723_IMG_2507

《吃豆人》

除了上面提到的以外,其他作品中有的也颇具玩味。像捕捉海浪边沿的动态后用一排LED灯板在滑轨上移动,配上延时摄影来进行模拟的《海浪》,以及用点滴袋形状的充电宝配以输液管样式的充电线,反映如今人们无法离开电子设备的《电血袋》,这些作品都会引发参观者对现代科技与社会的一些思索。

20170723_IMG_2524

《电血袋》

说到底,艺术本身就是一种个人化的表达。艺术家们用作品给出了他们的一些想法和感受,其他人在欣赏作品的时候,就是思想交流的时候。正如人们有时聊不到一块儿,也许有人看不懂,或者没有领会到制作人的本意。我不知道这点对于艺术家们来说重不重要,不过对于我而言,也许过程中这种“表达与理解”的沟通过程才是整个事情的意义所在。至于艺术家们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之后我们会对上面提到作品的两个作者进行一个简单的采访,看看他们的想法,各位就敬请期待吧。

(封面为《Embers》,来自今日美术馆官网)

近期点赞的会员

 分享这篇文章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参与此文章的讨论

  1. POLARIS 2017-08-06

    马上去看!

  2. etherko 2017-08-11

    厉害了,想想我也好久没去看艺术展了,全然俗人一只Q3Q

您需要登录或者注册后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