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功能游戏大赛 #1:六国开发者齐聚黑科技魔法深圳

作者:indie 新闻官
2018-11-01
12 0 0

“你们叫来了整个地球的人来做功能游戏!”昨晚在酒店接到 Marcus 时,这是他的第一句话。

Yes? We did it?

虽然听上去有些夸张,这样说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毕竟,40 名来自中国、美国、瑞典、加拿大等六国的导师与选手汇集深圳,在此之前,各国的不同机构都为此次活动付出了大量精力,一切都为了功能游戏。

在这个比独立游戏还要弱小的品类之中,这次活动的阵容已经相当华丽。首先是来自于中国高举功能游戏大旗的腾讯游戏的支持;当然,我们邀请到了老朋友,以功能游戏见长的瑞典舍夫德大学以及它的合作伙伴 Sweden Game Arena。Mia Consalvo,DiGRA 前任主席,目前正在进行一款以 Creation for Research 为目的的功能游戏的开发,我们非常荣幸地在讲座之中深入了解到她的创作体会与一些初步假设,针对这个话题,我也与她做了简短的交流,之后拿到测试会再和大家做个汇报。

在开发者方面,我们也请到了一些在功能游戏方面已有建树的老兵:比如 Marcus 带来的目前正在合作的 Fredrik,他来自瑞典一家致力于教育游戏开发的公司,本人已经有 9 年的功能游戏开发经验。

中国功能游戏虽然起步较晚,开发者们在这个领域还欠缺经验,但说实话,我远远低估了大家对于功能游戏的热情,这似乎是一个能够牵动人们神经的领域,而并不像许多人想象之中的那样:强调游戏的正向价值仅仅是为了对抗舆论的压力。来自香港的开发者 … 此前是一名程序,从未进行过游戏开发,但是功能游戏的概念让他很感兴趣:这将是我的游戏开发始点。在致辞之中,他提到了谷歌 AI 团队的李菲菲女士,并且强调,令人钦佩的并不是其个人成就,而是一种技术反哺——谷歌 AI 团队打造成为华人最多的团队。功能游戏虽然在中国方兴未艾,但这里没有理由不能成为一片沃土。另外,除了普通的开发者之外,一个带着原型前来的团队令人瞩目,他们早已听闻 Marcus 教授在功能游戏方面的建树,十分恳切地希望得到指导。在下午的交流环节,他们果然也毫不客气地“霸占”了教授许多时间;虽然还没有得到完美答案,但他们似乎迸发了更多创意,甚至提出了新的概念。不少队员带着需要解答的疑问,或者希望与导师、队友讨论的游戏点子。

对于国外开发者来说,来到中国本身就已经让他们感到新鲜,何况这里是深圳——那些科技黑魔法诞生的地方。今天的行程几乎还没有开始,来自加拿大的 Tony 就告诉我:“这是一次很棒的活动,我学到了很多!”——Emmm,ok,但我们甚至还没有开始?“身处深圳本身就让我灵感爆棚,这是一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氛围。”即使因为时差而身体不适,Mia 仍然在路上不断大呼小叫,走到哪里都要拍照,并且不断向我们炫耀:“看,这就像一部科技电影!”或许的确如此,只是我们已经日常生活在科幻电影之中而不自知,大洋彼岸的目光帮我们发现了它。“这是为什么交流永远都是最重要的。”我和 Tony 达成这样的共识。

在 Marcus 的近两次次中国之旅中,我都有跟随他出行并且聆听讲座的机会,但 Marcus 的课程从来都能给我惊喜。我不但很高兴地看到之前他负责的项目已经从研究阶段的原型开始投入到正式开发,而且从他不断增补并且应机的教授中学到很多。正如同事所说,案例是这个过程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给了大家关于功能游戏是什么最好的答案。另外,值得一提的是,Marcus 甚至将讲义做成了中文供大家参考。

除了上文提到的在开发之中的功能游戏之外,Mia 还分享了加拿大的游戏产业。

所有人一起分享了关于功能游戏的理解以及可能的想法之后,各组开始进入讨论;让我感到吃惊的是导师与外国队友的加入能给氛围带来的变化。虽然这种活动已经是 indienova 试图提倡的模式,目睹其中的动态发展还是能够让人精神为之一振。实际上,它不仅仅是讨论环节才开始建立,茶歇与午饭的时候,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地彼此分享,导师也已经入组参与讨论。我喜爱 Marcus 的指导过程,部分原因反而是他的轻松诙谐与去流程化,因为所有的不确定反而都是确定的一环,他深谙游戏开发之道,所以不会给出所谓的建议,而是带领所有人一起探索。当被问到关于主题有什么建议的时候,Marcus 开玩笑道:这是你们的任务,而不是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