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注
常来 indienova 的读者也许还记得 Jason Yu 的音乐分析系列。Jason Yu 这次给我们带来了新鲜出炉的《荒野之息》音乐主题分析。因为急于和大家分享,我们首先翻译了第一部分,随后几天会持续更新这篇文章的相关内容。
绘词法与唤醒“荒野”之感
这是主旋律与低音的主题转录。
音乐理论中有一个概念叫做“绘词法”。这个概念非常简单 —— 使用音乐元素来表达一首歌曲的字面意思。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之中都有这一概念应用的大量例子。——这里我们以 Handel 的 Messiah 为例。注意这些音符对应的唱词是什么样子的:
虽然《荒野之息》主题并没有歌词,我相信它通过不同寻常的段落结构与和声进程唤起了“荒野”之感。
在我进一步解释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聊聊音乐结构。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通常来说,几乎所有的音乐段落,无论何种类型,都被分为 8,4 或者 4 的倍数。(回想一下你上过的舞蹈课,或者好吧,你在电视上看到的……他们总是这样打着节奏:1,2,3,4,5,6,7,8……)
Wind Waker
以上是 0:06 到 0:17 部分的长笛旋律。像上面的《荒野之息》主题一样,是个 8 小节乐句。
在音乐之中,我们有个“强拍”或“弱拍”的概念。
这两个概念表达的是,对于任何给定的音乐单位,你可以将之划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的强度更大一些。无论你怎样放大或缩小一个音乐单位,这个概念通常都是正确的。我们用这个概念来看看上面的段落。
你之前听主题曲的时候,可能会在潜意识中点点脚或者点点头。如果你这样做的话,你可能是在每一小节的第一个音符处这样做的 —— 看看是不是这样呢?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已经有了自己的“音乐单位”,并且把它分为两部分 —— 你的身体在强拍的时候自然而然地想要随之律动。
或者,你有可能倾向于比别人点头要更多,在这种情况下,你可能是在 1,3,5,7 处这样做。这样也是有道理的 —— 如果我们将自己的“音乐单位”设置为 2 小节一拍,那么第一小节就会比第二小节更加重要。
如果我们进一步将距离拉开的话,我们可以看到,8 小节是由两个 4 小节构成,二者互相为对答式语句 —— 注意两个 4 小节短句是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展开的。
我们再来看一下 Wind Waker 的另一个例子:
Wind Waker – Dragon Roost Island (0:09 to 0:16):
这个 8 小节短句也遵循与上述例子完全相同的结构。对答式语句之中有两个非常相似的 4 条短句,奇数语句更被加以强调。这也与吉他的作用有着直接关系。
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音乐段落的结构,理解了典型的 8 小节段落听起来是什么样的,我们再来听听《荒野之息》的主题音乐吧:
《荒野之息》(0:00 - 0:14,0:15 - 0:28 重复)
你跟随着它点头了吗?你能轻松地跟上节拍吗?如果不能的话,你就会理解我的观点了。这段旋律到底不寻常在哪里?
了解了我们对于奇数单位的强调之后,你会知道,第 3 拍与第 7 拍应该显现出来 —— 但是并不是这样!上面的红色标记之中的音符几乎是从前一音符之中挪移过来的(当然,这是一个玩笑),这就意味着这些节拍的强拍之中并没有实际的旋律,而这则严重地弱化了这些节拍,并且创造了这一段落的节奏真空。结果则是,除了我们之前所说的开篇 3 音符主题之外,其他部分都显得非常即兴创作、不可预测,或者说具有“荒野”的感觉。
增强这种不可预测的感觉的是音调的模糊性。简单地说,关于这个主题的关键之处是什么,我们并不总是完全清楚:
如果你看不懂这些奇怪的符号或者字母 —— 不要担心。我们来迅速地聊一下音调的话题:
绝大多数的音乐由 12 音阶的音符构成。然而,很少有一首歌曲能够容纳所有 12 个音阶。相反,音乐通常存在于某个特定的音调之中,这也就使得一首乐曲会包含 12 音阶之中的 7 个。你可以把音调看成是一个调色板,而 12 个音符之中的 7 个则是一套颜色组合。
《荒野之息》的主题,也就是上图标明的,是降 C 调 —— 上面那些奇怪的符号或者字幕都代表着某一时刻的音符或者和弦。用黑色拼出的和弦是降 C 调,这也就是说组成这一特定和弦的音符都在这个音调的 7 个音符之中。这是一套绝大多数音乐都会遵守的标准。
但是,红色标注的和弦并不是这样,而是变成了升 C 调。它与降 C 调有类似的部分,但并不完全一样。这些红色标注的和弦被称为“借调和弦”,因为我们正在“借用”通常属于升 C 调的和弦,并且把它们放入降 C 调的乐曲之中。
讨论这些当然非常抽象,不过我劝你还是实际听一下这首乐曲的 0:09 处:
对我来说,这真是美极了。通过借调和弦的使用,这一主题增强了冒险的感觉,不可预测的感觉,“荒野”的感觉。
第一次见到如此不寻常的有关游戏音乐的文章,喜欢并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