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ie Focus #61:平稳中前进
最近,独立游戏呈现一种平稳发展的态势。上次介绍的Emily is Away Too获得了较高的评价和销量;RiME因为自身问题和破解风波对游戏造成一定影响,但是从Steamspy的数据来看,它的销量依旧处在比较靠前的位置。
Indie Focus #60:进化之道
刻意的进化并不一定会带来好的结果,突进的方法也是如此。灵机一动外加精细打磨却可能是取巧的做法。自然而然地联系则更是难得的浑然天成。而有的时候,不去背负进化的包袱,专注于自己的定位,同样需要坚守与勇气。
Indie Focus #59:复古不等于照搬经典
本周有很多有趣的独立游戏出现。Oxygen Not Included终于以抢先体验版本的形式上线,Ben and Ed第一作评价不错后也在一年半之后迎来了续作Blood Party。开心的同时我们都明白一件事,那就是比起将经典的要素糅合精制,我们更乐于看到一些新的东西。
Indie Focus #58:那些悄悄更新上架的游戏
在上周,原本期待的Birthdays the Beginning、STRAFE以及国产游戏《影子里的我》都有着各自不错的卖点。可惜在游戏上架之后,却都只得到了“褒贬不一”的评价。
Indie Focus #57:踏着前人的足迹
无论如何,这些都是开发者在前人基础上做出的尝试,这些尝试最终都会汇入游戏历史的河流。它们或者会成为一闪而过的浪花,或者引起后浪翻滚。到那时我们才能有足够的“后见之明”进行评价了。
Indie Focus #53:风格迥异的冒险游戏
最近华人独立游戏又迎来了丰收。此前的《双子》、《翻滚吧齿轮君》以及本周的《昔:Yesterday》,作为 NYU Game Center 的三连发,全部获得 APP Store 推荐。
Indie Focus #52:游戏评价的意义
最近有不少值得尝试的新作。这期 focus 推荐了 Nintendo Switch 上同步更新的两款独立游戏,前段时间直播过的 Rain World,像素解密冒险游戏 Thimbleweed Park™。我们还聊了聊游戏评价的意义。
Indie Focus #49:唯等待不负期待
在上周,备受期待的Hollow Knight和Night in the Woods终于上架,奇妙画风游戏Four Last Things 也在传统解密玩法里玩出了新的视觉体验,还有两人合作(互怼)游戏Shift Happen考验着情侣或者是基友之间的感情。
Indie Focus #48:你们这些回魂尸
随着游戏代差减少,游戏生命周期越来越长,新作必须同已经存在的大量游戏竞争来求得一线生机,未来我们将面对的,是一个无限趋于饱和的游戏市场。这种情况下,新的模式将会应运而生。
Indie Focus #47:开工就要靠这些动作游戏提神
indienova 传统节目 indie focus 也已经断更两期,回归工作摸开 Steam 之后,我们立刻进入了这次 focus 到底两期开搞还是三期起步的思考,推荐过少难免会有漏网之鱼,引起大家对于我们清奇口味的怀疑,过多就成了吃不了的年夜饭。
Indie Focus #46:世纪末前,我们终于玩到了 Pit People
The Behemoth 终于开始了“世纪末之前”才发布的 Pit People 的 Early Access,《返校》的"好评如潮"对国产游戏来说又是一次激励,此外还有永久死亡恐怖游戏 Don't Chat With Strangers,三款中规中矩的作品 Rise & Shine、STANDBY 和 Power Hover。
Indie Focus #45: 让游戏好评如潮的秘密
本期focus探讨游戏为何会获得好评或差评。让游戏好评如潮并无秘密可言,它有一个几乎所有人都能即刻想到的答案:只需要你的游戏能吸引到大量乐于给出好评的受众游玩即可。
Indie Focus 2016 回顾
Indie Focus 是 indienova 介绍和回顾一周内值得关注的独立游戏以及事件的专题,最早开始于 2014 年,从 2016 年二月开始正式形成系列。截止到 2016 年底,总计已经撰写了 43 期,在新年开始的时候,让我们做一下简单的回顾吧
Indie Focus #43:情怀是一种态度
不得不说,延续经典的方法依然是锐意进取,将质量做到最好,或另辟蹊径,让老树开放新花。如果只是将落伍的设计与制作拿出来,单靠情怀卖钱,也绝对不是长久的方法,甚至会取得截然相反的作用。
Indie Focus #42:该如何评价一款游戏?
有了Super Mario Run 抢占这手游平台的头条,《生命线》新作《生命线:涅槃》的上架也变得悄无声息。至于在Steam上,一款太空探险题材的游戏ASTRONEER的抢先体验版就已经让玩家们玩得不亦乐乎,虽然优化欠佳,但掩盖不住游戏的魅力。
Indie Focus #41:大作云集的独立尴尬
12月已至,临近国内元旦,欧美的圣诞假期,大作扎堆出现,各家游戏媒体有关年终总结的文章也纷至沓来,各种年度排行榜单不包括最新游戏。针对种种变化,严格讲,选择在这个时间段上架游戏,对独立的小工作室来说,并非明智的商业策略。
Indie Focus #40:梦里不知身是客
最近游戏圈的事情不少。有生之年 FF15 和《最后的守护者》年末终于上架,TGA 奖项华丽落幕,indie 毫无争议,但年度游戏的桂冠颁给 OW 成了最近的热门话题,究竟是“都是套路,TGA 药丸”,还是名副其实、众望所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
indiefocus #38:不要踩着别人的梦
最近发生的事件不少,18号前后陆续有一系列国产游戏,针对游戏不汉化的差评运动愈演愈烈,围绕国产游戏被破解的讨论也非常激烈。本文对这些事件进行了简单的回顾和讨论,并给出了 indienova 的基本看法。
Indie Focus #37:指尖划动下的王权
游戏古登堡计划在 indienova 的强力驱动下,最近又有了不小的进展:为 Reigns 和 Don't Open the Doors 提供了官方中文本地化;视频中文字幕的工作开始展开,《三分钟游戏设计》系列陆续出炉。在此感谢一下参与游戏古登堡计划的所有志愿者们,各位辛苦了,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Indie Focus #35:你就是监视者
这一周 Steam 突然支持了微信支付,支付流程的体验比较流畅,扫描二维码就可以进行支付,弥补了没有支付宝的缺憾,然而紧接着 Steam 的万圣节特卖就开始了,这难道不是一场掏空玩家钱包的阴谋?
Indie Focus #34:独立开发的市场定位
这期的 focus 想和大家顺便聊聊独立游戏市场定位的问题,主要是针对开发者的一些建议,在某些问题上,由于有很多个人见解,未必完全合理,各位读者也可以结合自身体验也欢迎多做补充和建议。
Indie Focus #32:恐怖的阴暗世界
经典的恐怖游戏Five Nights at Freddy's在他们的最新续作Sister Location上大幅度增加玩法,将游戏的压抑和黑暗程度又提升一个高度;而在像素式恐怖游戏Breathing Fear,我们将有机会接触到一个男人在黑暗中勇闯空宅险遇“贞子”的场面;一个Demo就有9GB的Outlast 2 将近乎真实的画面呈现在眼前,使得我们时刻都包围在这紧张恐惧的窒息感之中。
Indie Focus #31:三个壮汉一场梦
朋友们!国庆节已到,又是玩游戏的季节,本期推荐的作品足够你玩完这个假期:Burly Man at Sea、Pavilion、Klang、Clustertruck、Haydee、Axe Bow & Staff。
Indie Focus #30:交融变化的游戏类型
虽然游戏类型交融已经不是一件新鲜的事情,但是不得不说开发者在这一点上逐渐玩出了许多新的花样。一些通常认为难以结合的元素即使融合之后的确有一些预料之中的问题,也确实是有趣的实验。
Indie Focus #29:游戏中的技术元素
似乎近来有不少游戏以技术元素作为主要的内容题材和玩法。比如 Event[0],Mad Games Tycoon,SHENZHEN I/O 等等。
Indie Focus #28:高耸入云的基底
能够看出来作为开发团队第二款作品的 Unbox 确实非常用力,但是,这些并不是一款游戏的核心内容,也不应该是独立游戏着力突出的竞争因素。其他额外要素帮助游戏高耸入云,但一切的前提建立在基底牢靠的基础之上。